七宝老街店铺屋檐轰然倒塌引发广泛关注,而这并非孤例,两个月前,浦东上南地区上演过相似险情。两起事件虽未造成人员伤亡,但连续发生的“头顶危机”为我们敲响警钟:城市店招与建筑外檐的安全隐患,必须系统排查、彻底整治。
我找做建设结构安全检测的专家聊了聊,七宝老街作为历史风貌区,部分建筑年代久远,此次遭遇屋檐倒塌的房屋,此前因为外墙渗漏水,墙体做过防水处理,灌入防水砂浆增加了屋檐承重;而在倒塌的房屋现场,有很多破碎的花盆,楼上居民有在一楼平台上养花种草的习惯;此外,坍塌的房屋均为临街商铺,这些商铺原为居民住宅,在改造为商铺的过程中,七宝老街的店招大多增加了仿古的外挑屋檐……上述的几处改变,单独看都没问题,但几个因素叠加到一起,一场大雨就让屋檐的承重能力在某个临界点崩溃了。这是时间留给老城区的特殊挑战。
值得一提的是,店招和外檐维护常陷于“三不管”境地。事实上,上海市场上有专业的建设结构安全检测服务,三四位专业人员上门,一般一小时之内就可以检测完毕,能排摸出的常见隐患包括“构件锈蚀,围护变形开裂,围护内衬违禁材料,电气件未可靠固定,电线未套管,箱体内有渗水、杂物”等情况。
但这项服务并没有明确的出资方,比如房东作为产权人应该对房屋安全负责,但房屋已经出租其并不愿意支付此类费用;商户除非发现房顶漏水等具体故障,一般也对日常检查、防腐防锈、构件加固等维护要求视而不见;物业公司和主管部门因为管理权责边界划分不清,疏于督促检查,对分散、小型的店招及附加设施,长期存在巡查覆盖不足、监管不到位的情况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极端天气往往成为“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”,将长期积累的隐患瞬间引发。站在安全的角度,必须建立常态化、规范化、强制化的店招及建筑外檐附属设施安全“体检”机制。物业、街道、城管如果能结合网格化管理,进行日常巡查,重点关注老旧区域、投诉集中点、曾出险区域,并核查商户和专业机构的检查记录,每一块店招、每一处外檐,可以成为审美与安全的结合体。
所以配资专业网上炒股,对店招、外檐实施“安全体检”,使其成为与消防检查、电梯维保同等重要的定期检测事项,终结“头顶危机”,是城市安全必须赶紧补上的一课。但这项工作该由谁来迈出第一步呢?欢迎在评论区互动留言。
信誉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